半导体激光器是成熟较早、进展较快的一类激光器,它利用半导体晶体的解理面形成的反射镜面作为谐振腔,使光振荡、反馈、产生光的辐射放大,输出激光,具有波长范围宽、制作简单、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品种发展快,应用范围广,已超过300种。
与传统激光器相比,设计和构建模式可调谐激光器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任务之一,也是拓展激光器应用范围的有效途径。目前,研发人员通过半导体能带工程、材料本身的自吸收效应、等离激元参与下的Burstein-Moss(BM)效应等技术手段,对激光模式结构进行调控。然而,这些调制的方法并不具备可逆性,而实现动态、可持续激光模式结构的调控仍缺乏有效的研究方案。
日前,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潘曹峰及卢俊峰有机地结合了ZnO光学微腔自身压电特性及其激光模式,通过外部机械应变产生的ZnO谐振腔晶体内部的离子极化,改变折射率,实现相干激光的动态调控。
ZnO能带隙和激子束缚能较大,透明度高,有优异的常温发光性能。在室温下,激子可以在ZnO中稳定地存在,是实现室温或者更高温度下的紫外自发与受激辐射的理想材料,在获得低域值、高品质因子的紫外激光上体现出十分突出的本征物理优势。此外,非中心对称的纤锌矿结构ZnO微纳米材料还具备特殊的压电性能,当材料受到外加应力时,晶体内部的离子极化引起介质介电常数的变化,从而对材料折射率进行有效调控。
据了解,研究人员系统分析了应变对ZnO折射率的影响,建立了应变与模式移动的对应关系,获得了超精确度的应力传感,相比较压阻效应引起的能带移动所导致的自发辐射谱的移动,其光谱分辨能力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该研究成果为动态调控相干光源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为发展一种基于颜色分辨的应力传感元器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