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智能手机、平板作为消费的重要工具。对于品牌来说,每一台智能设备都是一个销售渠道,更是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通过巧妙的设计,品牌将更容易与消费者产生互动,提高品牌粘度。
据统计,全球可联网的智能手机保有量为26亿部,预测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60亿。智能手机的普及,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显而易见,消费者现在更倾向于通过网络了解品牌及产品的相关信息,尽可能地多了解产品,如生产地、成分、原料源是否可靠等等,从而再决定购买与否。

而互联网带来的快速、便捷的消费模式更加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智能手机、平板作为消费行为的重要平台工具,对于品牌来说,每一台智能设备都应该是一个销售渠道,开启一对一的直接对话来加强业务机会,
使用一物一码品牌与消费者的这种联系将更加便捷,所要做的只是将营销代码赋在产品上,刺激消费者回应、扫码,从而将消费者指向购买页面、参与互动竞赛或者其他创造性的环节。在此期间,消费者也将分享他们的一些个人信息,如简单的微信个人信息并同意接收更多产品信息,这将品牌与消费者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给品牌营销带来更多的有效沟通渠道。
这些手段并不新颖,较新的部分是品牌可轻而易举地与消费者取得联系。正是在一物一码的框架下,过往需要消费者登录品牌网站,键入冗长、复杂的字母代码的“兑奖”行为,现在他们只需要使用智能手机扫一扫,就能一步完成登录环节,检验他们是否获奖。
如果一物一码足够巧妙的话,通过消费者的这次扫码,品牌拥有人还能了解到消费者扫的是哪个产品,产品的产地、销售地及销售区域,为品牌市场调研提供数据支持。即使客户对于大量的网络营销感到厌烦,扫描二维码的方式也给予客户一定的自主性,不必被动接受信息。这就是越来越多的市场营销部门及广告公司倾向于利用一物一码展开互动活动的原因。

如此一来,厂家通过平台可迅速了解销售全渠道大数据分析而后做出精准判断,这不仅节省了厂家的市场费用,还提高费效,节省渠道管理的人力,从而提高动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