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黑天鹅”席卷中国,各行各业遭受巨大打击,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防疫抗疫作战,疫情逐渐好转,全国复工复产。就在大家放松警惕之时,北京新天地疫情反弹,随后厦门、大连、重庆、云南、深圳等地相继反弹疫情,此次疫情反弹起因是食品或食品外包装携带新冠病毒。

反弹的新冠疫情来势凶猛,食品行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国家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在200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商品条码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食品包装产品应当在产品标识中标注商品条码。其次,在《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中也有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

食品溯源一直是国家及食品行业重点关注对象,为有效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在2015年12月30日时,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追溯体系建设是采集记录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食品溯源是利用物联网技术收录食品数据信息,从生产到销售进行线性追溯,对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进行“侦查”,消费者可在溯源过程中,掌握食品的生产、出厂、配料、使用日期、质检证明、物流凭证等信息,最大程度的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由于七八月份检测出多起冷冻进口食品、非冷冻进口食品及食品外包装携带新冠病毒,食品溯源体系建设被再次推向高潮,各地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及杜绝因食品携带新冠病毒造成危险的可能性,各地纷纷加快产品溯源建设的步伐。

在食品溯源体系建设中,二维溯源码、溯源条形码是必不可少的食品标识,消费者可通过扫描条形码、溯源码获得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所有信息,从而保障自身的利益。二维溯源码与溯源条形码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且每个食品都有属于自己的溯源码、条形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物一码”。
值得一提的是,在食品溯源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喷码标识设备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直接的表现在于溯源码与条形码的喷印。喷码标识设备为食品赋上溯源码,消费者只需扫码查询鲜活食品的溯源码,就能找到该鲜活食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溯源信息,既包括人工录入的生产、流通或销售信息,又包括感知设备自动采集的感知数据信息。

除了无添加剂的鲜活食品外,还有一些有添加剂的休闲食品也需要喷印溯源码,对于这类休闲食品的标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一条有明确规定: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在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上标注根据不同产品分别按照规定标出生产日期、保质期限,包装标识必须清楚、容易辨识。
因此,清晰度与明显度是食品包装标识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判断食品是否符合法规、是否具有可追溯性的关键,并且喷印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包装标识信息的有效性。食品包装的材质各不相同,包括金属罐、玻璃瓶、纸容器、塑料、PET瓶、真空纸盒、瓦楞纸箱等包装材质,不同的包装材质对喷印标识设备的材质适应性也有不同的要求。

喷码标识设备可通过不同的喷印头在产品及产品包装上喷印图案、商标、文字等永久性标识。喷码标识设备可在各种规格的食品包装上喷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批号、制造商名称等信息标识,以供消费者查询,保障消费者权益。
喷码标识设备在喷印时,不直接接触物品表面,不会破坏食品本身及食品包装,并且喷印出的标识具有附着力高、耐磨损、清晰、明显等特点,可保障食品流通环节中溯源条形码、二维溯源码的长效可用性,满足国家对食品标识的要求。喷码标识设备凭借着性能稳定、可靠性高、速度快、低功耗等优势,在食品行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喷码标识行业作为提升食品溯源安全性、高效精准召回劣质食品的有效手段,可提高制造商和政府在供应链任何环节追溯食品的能力,助力政府管理部门达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目的,推动食品行业向高品质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