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平时去餐馆吃饭的时候,除了他的菜品之外,一定最在意他的卫生状况。可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如何能从餐馆方面得到真实的信息呢?比如是否有添加剂、都是什么?服务人员个人的卫生情况怎么样?后厨是否达到卫生标准?这恐怕有点难。这或许也是很多消费者在餐馆吃饭时,有着眼不见心不烦这种得心态的原因。今年年初,海淀区卫生局开始向全区7千多家餐饮单位推广使用二维码,消费者只要拍下二维码就可以了解餐厅的基本状况。这种科技手段会不会让消费者在餐馆吃的更放心呢?
在西四环世纪金源购物中心五层,刘女士正和他的朋友在这里的一家餐馆就餐。
在这里的另一家餐馆,雄女士也道出了他在餐馆就餐时的心态。
相信很多消费者去餐馆就餐时都有着和刘女士与雄女士一样的心情。菜品的特色味道以及价格是消费者很关心的问题,但更关心的应该还是餐馆的卫生情况,但由于没有一个有效的渠道获得,在眼不见心不烦的心理状态下,考察餐馆的卫生情况,成为了消费者不得不忽略,却又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但是现在刘女士和雄女士就不必为这件事担心了,因为在金源购物中心的所有餐馆无论是大堂的告示拦上,还是菜单上,都有一个二维马,只要按照它的提示下在相应的软件后,在去拍摄二维码,这家餐馆的卫生信息立即会出现在手机里。刘女士说有了这样的技术手段,她会经常使用它的。
实际上除了金源购物中心的餐厅,海淀区所有7千多家大中小餐厅以及机关食堂都设置了这样的二维码。海淀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综合监督二科科长戴慧玲说从今年年初开始这项工作就全面铺开了。
说起这个创意还要从08年北京奥运会说起。由于海淀区有几家大型餐饮企业是为奥运会提供餐饮服务的,为了严格把关,这些的餐饮企业的厨房都安装了摄像头。 所以先开始想试点安装摄像头,但实际上由于成本很高,餐饮企业流动性又比较大,这个想法就搁置了,但如何让百姓能直接了解餐厅的卫生状况,一直让戴慧玲和他的同事们开动着脑筋。
在一家机关食堂,记者看到贴有二维码的告示拦挂在了食堂的显著位置,这家食堂是第一批试点的单位,单位负责人说试点已经一年半了。反响还不错。
在魏公村一家大型知名餐馆,餐馆负责人说他们特意为二维码开通了WIFI。一些顾客也表示,有了二维码,消费者会吃的更放心些。但是有的消费者,比如说在金源购物中心就餐的雄女士就表示,二维码虽好,但千万不要流于形式。
海淀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综合监督二科科长戴慧玲说他们平时工作就是随时检查,而且所录入的信息都是真实的。因为他们在推广二维马的时候也建立了一套自我监督机制。海淀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信息办高翔介绍说如果二维码在餐饮领域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的话,他们还想把这项工作向更多的公共领域延伸。
二维码技术的使用,可以说是相关政府部门工作细化、人性化的一个进步,是值得借鉴的一个做法。但正像上面雄女士所提到的,二维马既然是一件好事就要落到实处,不要流于形式,仅仅是个面子工程,还不如不做。我们也真心的希望二维码会成为一道阳光,照进餐厅、照到餐桌,甚至照到公共卫生的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