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 在薄膜包装打码方面,最为常用的技术是以机械方式涂敷油墨,或以数字化方式打印编码。此类技术包括:
● 凸版印刷技术利用字粒架上的字粒建立影像。影像以机械方式压印或滚印在薄膜表面上。常见的凸版印刷技术包括热打码、湿墨及一触即干的墨轮打码机。
● 连续式喷墨打印系统(CIJ)通过打印头喷墨,在初级包装及纸盒上打印多种数据,包括简单的日期码、徽标、条码和系列号码。
● 热转印打码机使用数字化打印头,在薄膜包装上打印多种信息,如日期、批号、生产线信息、条码及实时数据。
虽然这些方法都各具优势,但是热转印打码技术是全球首选的薄膜打印技术,这是基于其具有打码效果的一致性、打印实时数据的能力、操作清洁及可靠性的特点。
热转印打码技术
热转印打码机的主要组件是打印头、打印色带及控制器。打印头通常每毫米包含8至12个点或每英寸200-300个点 (DPI) ,这些点可迅速地连续开关,从而将油墨从色带转印到薄膜上,以打印影像。由于采用数字化手段,打码机可“实时”打印,并可以非常迅速地为间歇及连续包装更改批号及日期信息。
在间歇式包装线上,在薄膜静止时,打印头托架在包装薄膜上移动。打印头托架马达的步进率与托架的直线运动直接相关,点通电的时间长度根据线速度确定。
在连续式包装线上,图文在包装薄膜移动时打印。点通电的时间长度根据色带速度确定,而速度由高速同步器提供的数据控制。控制箱确定将哪些点通电及何时通电。
打印出的字符然后可成为设计文字或图形或徽标的一部分。整个流程所需时间不到数分之一秒,从而使打印机
每秒最多能够打印250个字母(或500毫米)。
与其它打码技术比较
在为您的包装线考虑打码设备时,要充分考虑到维修问题、可靠性及转换产品、色带、班次及打印内容等所需的停机时间。下图所示的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几种打码技术的成本与质量对比情况:
热打码、湿墨及一触即干的墨轮打码机的采购价格均较低,但是此类机器可能运行成本昂贵,与您获得的质量及可靠性相比尤其是如此。此类技术的某些劣势是:
● 由于丢失及磨损造成的金属字粒的成本
● 凸版印刷技术无法实现实时打码
● 字粒掉入包装物或掉到地上
● 更换打码内容时,容易发生人为错误及烫的字粒比较难操作
● 字粒可能发生不均匀磨损,导致打码质量低劣,打穿包装薄膜
● 打印内容的格式受到字粒架的限制
● 热打印色带可能价格昂贵,油墨脏污,不易清洁
● 启动时需要预热
连续式喷墨打码机(CIJ)由计算机确定图形,通过喷溅或引导油墨滴形成影像。虽然CIJ可以在塑料及其他包装材料上高速打印,通常不适于在薄膜包装上应用:
● CIJ采用液态油墨,油墨所含溶剂常常具有挥发性及毒性
● 油墨在运作期间需要添加调和溶剂,并使用更多的溶剂进行清洁,从而造成脏污、停机及生产损失
● 液态油墨可渗入承印物,并且在生产线速度下,不一定能够迅速干燥,从而导致字迹抹蹭、污迹及其他可读性问题
● CIJ需要强化监督和维修,以确保保持打印质量一致,防止喷墨堵塞
● CIJ打印内容格式仅可与薄膜保持同一方向
● 传统上设备成本较高
薄膜类产品上热转印打码应用的优势
热转印打码具有许多实际上的好处。采用类似热转印这样的数字化打印技术,您可以在不停机或不发生人为错误的情况下自动改码,从而保持高水平的生产能力。从第一个打码到最后一个打码,热转移可保持一致的打印质量,打印出的字母、数字、图形及条码高度清晰。热转印亦会消除打穿薄膜的风险,与传统的凸版印刷及CIJ技术相比,其所需的操作人员的干预也比较少。这将有助于提高生产力,减少浪费。
国内热转印打码设备的应用前景
在欧美市场这种热转印技术已经相当发达,薄膜类包装产品上的应用已非常广泛。目前国内热转印打码设备的供应商主要是国外品牌,其中美国马肯公司所提供的SmartDate 系类产品最早进入中国,产品型号与技术保持与国际同步,从SmartDate 2,3到Smartdate5,可以清晰地看到热转印打码技术的发展,在技术和应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代表性。
一些国内、国际品牌如雀巢、通用磨坊、英特尔乳品、安利、徐福记等公司都采用了这种热转印技术,并有多年的使用经验。应该说无论是从食品安全角度、还是增强产品可追溯性的角度,电子智能热转印打码机都是一种更经济安全的选择,而且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