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医药包装防伪技术落后
客观地讲,我国医药企业在防伪包装技术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虽然对包装防伪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技术的投资上仍然偏少。我国医药包装防伪技术起步较晚,诸多防伪技术在医药软包装行业中的应用不是很多,种类也很少。目前软包装行业主要生产的都是一些简单易识别的防伪技术。我国绝大部分药品包装防伪非常简单,有的只是在外包装盒袋上贴上防伪标签,直接与药品相接触的软包装材料应用防伪技术比较少,也比较单一,防伪效果不很好。而药品的包装盒制造和印刷都比较简陋,这在客观上为造假者提供了便利。
专家总结,我国药品包装防伪存在的四大根本性问题:一是防伪手段单一;二是科技含量不高,极难仿制的防伪技术很少;三是包材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不高。同时,印刷技术含量也不高;四是一些医药企业品牌保护意识不强,产品往往不加任何防伪手段便匆匆上市,一旦上市又很难再去改变产品形象增加防伪功能。一份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调查表明,我国药品包装材料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档次偏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有些包装材料的质量及包装产品对医药产业的贡献不大。目前,可用于医药防伪的技术有七大类,包括数码防伪、油墨防伪、纸张防伪、特种印刷防伪、核径迹防伪、生物防伪等,但有些技术并未被我国医药企业所采用,像欧美发达国家医药企业经常使用的 DNA 防伪技术等。
防伪性能好、不易被仿制的包装材料价格昂贵,再加上老百姓的包装防伪意识不强,导致中国医药市场上防伪软包装材料使用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一些经济效益欠佳的国内企业很少使用这类包装,大部分都是一些经济效益好的国内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药厂在使用这类防伪材料。性能欠佳的医药软包装防伪包材在我国占有一定的市场,他们以低价竞争,使高技术、高性能的防伪产品处境艰难,我国医药软包装防伪技术发展也因此变得缓慢。而且由于防伪是一项新技术,很多医药行业的客户对此不十分了解,往往容易被这些貌似新奇的低性能的防伪医药包装材料产品蒙骗。加之一些防伪材料厂家自吹自擂,并以低价位为诱饵,使得一些有眼光且热心使用防伪技术的企业上当受骗。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低水平的防伪标识,极易被仿制,在很短时间内就被假冒。假药借此合法护身符如虎添翼,导致有些消费者花钱买假药的尴尬境地,也出现了很多因使用假冒伪劣药物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案例,厂家花钱做防伪标志但却更受假冒之害。
四、没有万能的医药防伪技术
还必须明确一点,防伪技术是一种不易仿冒的技术,而不是一种不能仿冒的技术。事实上,现在世界上还未曾出现过一种不能被破译的防伪技术,防伪效果只能通过“防伪材料+防伪加工+法律打击”的相互配合才能得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