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适配的激光类型是基础。玻璃对不同波长激光的吸收差异显著,紫外激光打标机较好的,其波长较短(通常 355nm),能在玻璃表面形成准确的微蚀效应,避免热变形导致的二维码线条粘连。相比之下,光纤激光(1064nm)易因热积累产生炸裂,二氧化碳激光(10.6μm)则可能导致表面熔融过度,均不利于二维码细节呈现。


紫外激光打标机参数调试需兼顾线条精度与对比度。二维码的黑白模块依赖激光作用强度形成差异,建议将功率控制在 15%-30%,频率设定为 20-50kHz,通过多次低能量扫描替代单次高能量冲击,减少玻璃表面的崩边现象。速度方面,以 300-500mm/s 为宜,过慢易造成热堆积,过快则线条不连续。同时,需根据玻璃厚度微调焦距,确保激光焦点准确落在表面 0.1-0.3mm 深度,形成清晰的凹陷式标记。
预处理与后处理可进一步提升效果。紫外激光机打标前用无水乙醇清洁玻璃表面,去除油污和杂质,避免激光反射不均匀;若玻璃表面有镀膜,需先通过低功率激光去除镀膜层,再进行二维码打标,防止镀膜干扰激光能量吸收。打标后若边缘有细微碎屑,可用软布蘸取异丙醇轻轻擦拭,既不损伤标记,又能增强模块间的对比度。

此外,使用紫外激光打标机,二维码图案设计也需适配玻璃特性。建议将二维码版本控制在 4-6 版(29×29 至 41×41 模块),模块尺寸不小于 0.15mm,同时增加 2-3mm 的白色边框,减少玻璃背景反光对识别的影响。通过以上方法,可使玻璃上的激光二维码达到 ISO/IEC 15415 标准中的 A 等级,确保在各种光照条件下都能被快速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