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姆会员商店宣布,自有品牌Member’s Mark首款无标签PET瓶包装的饮用天然水全渠道上线,预计全年可减少塑料超过34.5吨,相当于减少约20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这并非孤例,从2022年康师傅、百事的首次尝试,到如今农夫山泉、东鹏特饮等品牌纷纷加入,一场以“撕掉标签”为起点的包装革命正在快消行业悄然兴起。
撕掉瓶标,不仅能在商品包装的生产环节减少塑料的使用,还能让回收材料单一化,减少回收工序和回收成本,实现PET瓶的高效、高质量回收再利用。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没有了瓶标,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溯源信息……这些原本展示在瓶标上的内容该如何呈现?
在瓶体信息呈现环节,激光打标技术成为核心解决方案。通过高精度激光打码技术,将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溯源信息直接刻印于PET瓶身。相比传统油墨印刷,这一技术减少油墨污染90%。这种技术要求极为严苛:波长需控制精准,确保在不损伤瓶体的前提下实现深度0.02mm的精准雕刻。
激光打标并非新的生产技术,此前,受技术所限,激光打码仅能实现小字符、简单图案的印制,难以满足多样化的产品信息展示需求。如今,高分辨率、大幅面激光打码设备的出现,使产品名称、品牌logo、甚至复杂的溯源二维码都能清晰“印刻”于瓶身。
随着激光打标技术的广泛应用,饮料生产线上的设备也迎来更新换代。以往,贴标机、油墨打印机是生产线的“标配”,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排列有序、精准作业的激光打码设备。在农夫山泉位于浙江千岛湖的生产基地,记者看到,一个个PET瓶在流水线上飞速“奔跑”,经过激光打码区域时,短短数秒,各类产品信息便被清晰印刻在瓶身。
据设备供应商介绍,新型激光打码设备不仅打码速度快,每分钟可完成数百个瓶身的打码作业,而且稳定性强,能适应长时间、高强度的生产需求。同时,设备操作简便,通过数字化控制系统,工作人员可轻松调整打码内容、位置和参数,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生产。
无标签瓶身的出现,也对产品追溯和防伪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往,产品追溯信息多通过瓶标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实现,如今,激光打码生成的二维码成为新的“追溯密码”。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码,产品的生产批次、产地、原材料来源等信息一目了然。
为确保二维码的清晰度和可读性,企业在激光打码设备的选型和调试上颇费心思。同时,通过引入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对打码后的二维码进行实时检测,一旦发现二维码模糊、残缺等问题,设备将自动报警并进行调整。
撕掉瓶标,只是这场绿色包装革命的第一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创新正在为快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手中的饮料瓶将变得更加“简约”,而在这简约背后,是科技与环保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