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监管码项目目前在医药企业的实施已经全面展开,许多医药企业已进行到投标采购或项目建设阶段,第一轮实施药监码的基本都是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其规模大、产品种类多、生产线速度快,涉及项目大多为配套自动生产线自动赋码。一级赋码方式绝大部分选择了由印刷厂提供变码印刷解决一级赋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1、供药企使用的一级赋码设备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如果自行解决势必增加设备和用工的投入,造成成本的提高。
2、对目前市场上提供给药企的一级赋码设备的可靠性心存疑虑,加上项目实施的工期短、任务繁重,也就乐得有人分忧。
3、如果由印刷厂解决一级赋码,则不合格产品造成的损失会由印厂来承担,但如果药企自行赋码,则担心废品率过高导致成本失控。
先期上马的药监码项目大多来自行业的龙头企业,与之合作的印刷厂均实力雄厚,对变码印刷设备的投入也比较超前,大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即便如此,国内从事药包业务的印刷厂仍在不断加紧扩大变码印刷的生产能力,以应对不久就将出现的赋码业务的“井喷”,据笔者了解,给印刷厂提供变码打印设备的供应商今年的业务量较去年均有大幅度的增长,而且,最近的定单计划大多已经排到两个月之后。
那么,对药企来讲,把一级赋码的任务一股脑扔给印刷厂是否意味着完事大吉了?可以预见,这种选择存在极大的隐患,理由如下:
1、目前大部分印刷厂均处于尝试性采购设备时期,相比印刷机及自动制盒机的产能来讲,变码印刷设备的配套能力还处于相当低的水平,由于变码印刷设备的速度不及常规印刷设备的1/4,要4—5台变码印刷设备才能与一台如四色印刷机配套。假设一个年产值一个亿的印刷厂,拥有五台对开海德堡印刷机,该企业50%的业务量来自药盒包装,要想达到配套产能,则至少要配套10台变码印刷设备,但目前的现状是印刷厂只有少量的变码印刷设备。当承印变码的“洪峰”在春节前后一窝蜂涌到印刷厂时,产能不足的问题短期内无法缓解。
2、印刷厂目前60%的产能增加来自国家对基本药物强制实施电子监管码文件出台之后,而这部分产能还没有经过连续生产的考验,一旦满负荷开工时,由于设备稳定性以及操作不熟练等造成的问题将难免暴露出来,当药企面对大批药盒被系统自动剔除时,会非常被动。
3、目前相对于印刷厂变码印刷设备的保有量或产能来讲,药企的需求相对不足,印刷厂为了更多地占有今后的市场份额,甚至不惜成本竞争,每个药盒由于加印电子监管码市场价大约增加0.02元,但当所有印刷厂的变码印刷产能均供不应求时,其加工价格一定会上扬,药企一定无法避免成本增加的尴尬局面。
4、众多中小药企面临的问题恐怕还远不止这些,为他们提供药盒的印刷厂相对大厂价格相对便宜一些,但很多还没有上马变码印刷设备。如果这些药企决定一级赋码通过印刷厂解决,增加的药盒成本会有两部分,一个是更换大印刷厂后药盒会比原来贵,另一个才是打印监管码增加的费用,如果因为解决一级赋码导致每个药盒增加0.06元左右的成本,那绝对不是药企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有相当一部分微利的品种,不上监管码还能勉强维持,一方面要应对国家政策,另一方面是成本的增加,其结果必然是亏本经营,控制好监管码的成本已迫在眉睫。
可见,委托印厂解决问题不可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但为何出现一头是印刷厂变码设备的火爆;另一头却是药企赋码设备的遇冷呢?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为药厂做前期咨询的一些系统集成商和他们的代理商良莠不齐、匆忙上阵,大家一起来淘金,有相当多的所谓方案提供商在一年前既不知标识为何物,更不可能理解TTO、激光机、高解像、贴标机各自的妙用,尽管被人填鸭洗脑一番,但依旧缺乏对标识行业的技术、设备及工艺的深刻认识,指望这样一知半解的外行出主意,大多把一级赋码推给印刷厂了事。
重新冷静的思考后,药企应当认识到,为了避免在不久的将来陷入被动,一定要尽快着手建立自己的一级赋码系统,别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印刷厂这一个篮子里才是明智之举。
首先,一级赋码常见的四种方式:激光、热转印、打印贴标、在线喷码从技术层面来讲已经完全可以不同程度地胜任药企对质量和速度的要求,其中速度最慢的热转印方式也可达每分钟100盒以上。
其次,无论采用四种方式中的任一种进行一级赋码,其每个药盒增加的直接成本均可控制在0.01元以下,其中激光机打印的方式成本更低。以每套系统100盒/分钟、每天单班工作7小时、每年工作300天计算,年打印量为1260万盒,每个盒可比委托印刷厂节省0.02元,一年可节省25.2万元,这意味着当年即可收回投资。
第三,药企自建一级赋码系统除打印电子监管码外,可同时完成药盒三期码(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至)的变码打印,如原来采用钢字轮和色带可提高生产效率和打印质量;如原来采用传统喷码机,更可节省下一笔可观的喷码机耗材及服务的费用。
除此之外,药企还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灵活组织生产,尤其对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将大大缩短供货周期;库房里积压的药盒也可以进行一级赋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有可以选择只针对招投标的批次产品进行附码。
当然,药企选择一级赋码供应商时一定要考察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从事电子监管码项目之前该企业是否已经从事相关标识行业如喷码、贴标、激光、防伪、防窜货等方面的业务,并有所建树;另外,该企业是否建立了对一级赋码相关硬件设备所要求的、相对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有此两点才可放心选择,根据行业经验,一个能同时完成激光机、热转印、打印贴标机、喷码机售后服务的公司至少应有五年以上标识行业的经历。
其实,在发达国家的药企由于企业内部质量追溯的要求,产品包装上的变量信息内容绝大部分来自在线的喷印、打印和贴标,随着药企对可变信息要求的不断提升,将产生越来越多对在线实现变量赋值的需求,为了解决眼前的危机和应对未来的挑战,建议药企应尽快建立自己的一级赋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