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的成熟,激光逐渐的成为工业领域的加工首选,在切割,焊接,打标,雕刻等多种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激光设备的核心主要有激光器,激光头,运动控制系统等,如果说激光设备是一个高效不懈怠的工人,那激光器和机床就是工人的“手”和“身躯”,运动控制系统则是参与决策的“大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运动控制起源于电机控制,最初是用来控制电机的转速,转矩,移动位置等参数。随着技术发展,运动控制系统有了更多功能,并且可以与外部互联,逐步进化成了适应各种复杂加工的精密控制系统。

在激光加工领域,运动控制系统不光要解决机床的轴运动问题,更需要针对激光控制有着精确而严密的掌控。包括对激光功率、光束聚焦、移动速度、辅助气体、材料吸收率等诸多数据的分析处理,都有赖运动控制系统的运算与输出。
对于激光设备来说,只要上述数据中的一项出了差错,最后都会导致加工结果产生偏差,轻则出现毛刺毛边,重则工件破损,材料浪费。所以对于激光加工而言,选择合适的运动控制系统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决策。
运动控制系统通常是与激光器的种类挂钩的——按照激光器的不同,激光设备又分为气体激光机、固体激光机、液体激光机、光纤激光机等。除了激光器的区别,功率大小的区别同样影响很大,功率越大,对于激光器和运动控制系统的要求也更高,当然也就能加工更为厚重的材料。
不同激光器对应的工作环境也各有不同,比如中低功率的二氧化碳激光机,就适合非金属材料的切割雕刻加工,在服装、广告、包装等领域广泛应用;而大功率的光纤激光器,适合金属加工,在汽车、机械设备、航空等领域大放光彩。这些不同的应用环境,对运动控制系统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目前,运动控制系统的市场份额主要由几大知名品牌掌握,国产运动控制系统在中低功率市场更受欢迎,高功率市场则还是以外国系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