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衡水市民李霞(化名)向记者讲述了在小食品批发行业中,一些人通过更改包装上的生产日期重新销售。
李霞介绍,她有位亲戚在市区问津街附近从事小食品批发。去年夏天,有一次她看到亲戚双眼红肿,就关切地询问是不是病了,得到的回答却让她吃了一惊,对方说是让“涂改液”熏的。原来,头天晚上,有批过期的小食品要处理,需要通过更改包装上的生产日期重新销售,亲戚一家连夜加班加点,结果被有刺激性的“涂改液”熏红了眼睛。
“同行们都这么做,否则就会赔钱。”亲戚进一步透露说,其实修改生产日期很简单,不管包装是印码还是喷码,只要是使用油墨的,都很容易涂改。而这种所谓的“涂改液”,主要是油漆稀释剂和香蕉水这两种化工原料,在任何油漆厂都能买到,且价格低廉。将产品包装上打印的原生产日期擦掉后,再用打码机喷上新生产日期就可以了。当然,并非所有的小食品都会被涂改日期。李霞介绍,他们大多对非流食下手,因为产品过不过期很难用肉眼分辨,这样就可以改日期。至于那些小食品去向,据了解,好一些的被重新送回超市,次等的被发往农村等低级市场。那些被修改了日期的小食品多是儿童食品,一想到孩子们吃的都是过期变质的东西,李霞就觉得很痛心。
李霞说,当时在亲戚涂改过“生日”的小食品中,她看到了平时最爱吃的一种山楂糕,在超市或商场都有卖。此后购物,她就尽量挑选一些非喷墨打印生产日期的食品。此外,业内人士透露,厂家不会平白无故做促销,促销的产品一般都是有些问题的,为免得日久变质,急于出售。超市一般都遵循商品“先进先出”原则,即先进来的同类商品要最先出货,将生产日期较早的摆放在货架的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