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刘先生近日在芳华路附近一家食品店买了一瓶某品牌料酒,当时他只是随意查看了瓶盖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认没有问题后就付了钱。可回家后,他无意中看到家中另一瓶同样品牌和规格的料酒,对比才发现,两瓶料酒瓶盖上的生产日期字迹明显不同,旧瓶盖上的生产日期是采用针式打印的,比较清晰,而新买回的那瓶则采用喷墨打印,看起来有些模糊不清。他越想越不对劲,怀疑新买的料酒是假的,于是他来到工商部门投诉。
接到投诉后,城北工商所执法人员来到刘先生购买料酒的那家店进行检查。这家店是一家专门经营酱油、食醋、料酒等调味品的批发铺兼仓库,店里存放了上百件各种品牌的调味品。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店里销售的酱油、醋及料酒等几种商品瓶盖上的生产日期存在问题:不仅字迹模糊,且粗细不一。执法人员又从正规商店找来同样品牌和规格的产品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两家店的产品瓶盖上的生产日期字迹明显不同,这家店里多件商品的生产日期很有可能是篡改过的。询问中,这家店的老板开始否认篡改生产日期,在执法人员提供的证据和事实面前,老板只好对其篡改生产日期的行为供认不讳。老板坦言,由于调味品走货较慢,许多商品囤放过了保质期。为了不给自己造成损失,他从市场上买回了大量的香蕉水和一台喷码机,开始尝试自己篡改过期产品的生产日期。先用香蕉水将瓶盖上的生产日期涂抹掉,然后随意喷上一个新的日期。就这样,已过期的调味料再次“粉墨登场”。
据这名老板交代,他篡改后的生产日期都不长,大部分商品还没来得及送到各分销点。由于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工商执法人员当场查扣其店里的22件“问题”产品,涉及酱油、食醋、料酒等多个品种。目前,执法人员已立案调查,并将依据调查情况对当事人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