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舌尖上的安全”,更是将民众关心的食品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伴随2017年一号文件再次强调“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是我国‘十三五’的一项战略工程,要求2020年建成互通共享的食品追溯体系”,我国从政府到企业、从社会到法律,各方都对食品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全国百万级人口城市全覆盖,食品溯源未来将形成全国大格局,市场规模超过两百亿。


企业建立了食品安全追溯,会大大提高食品生产者的安全责任意识,强化防范措施;打消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顾虑,促进消费,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消费者查询和维权;有利于增强政府部门对问题食品的发现和处理,避免因个别产品的问题,波及全部产品的信誉;有利于促进食品流通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利于促使生产者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加工,从源头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概括起来,有一些几点:
1、源头可查:生产原料信息全部采集记录并可追踪,实现产品供应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销售环节、服务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去向可追:全过程追溯产品流通过程,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可快速、精准召回。
3、责任可究:一旦产品出现问题,可精确查询到哪个环节有问题,责任人是谁,一目了然。
4、信息可视化:关于产品的品牌、名称、生产经营者、规格等一系列信息,消费者扫码可查,提升品牌可信度。
5、大数据管理:借助一物一码,企业可以将参与的消费者直接引入企业的数据平台,不断完善企业和消费者的个性化互动,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和粘性。
该系统是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统一发布和查询平台,对管理辖区内所有农产品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完善农产品和食品准入登记备案,根据“一物一码”标准,对农产品建立个体身份标识,准确记录从种植管理、生产、加工、流通、仓储到销售的全过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