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疫苗“接种地图”应增加追溯功能
据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绍,北京官方“疫苗接种门诊地图”近日上线,可实现疫苗接种门诊地址精准定位,HPV疫苗、狂犬疫苗、老年人免费肺炎球菌疫苗均包括在内。市民只要打开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最右侧的“接种地图”,即可进入“疫苗接种门诊地图”页面。
疫苗分为很多种,有些门诊只承担规划免疫任务,主要针对儿童免费接种一类疫苗,有些则只收费接种二类疫苗。此外,部分特殊疫苗需要在专门机构接种,且人用疫苗与兽用疫苗只能在不同机构接种。北京官方“疫苗接种门诊地图”上线,不仅居民知道接种疫苗要上哪些机构,而且还能找出距离最近的接种门诊,避免走冤枉路。
“接种地图”是北京市疾控中心公众号的一个子栏目,该公众号还有“健康提示”“疫情概况”等栏目。随着功能的进一步增加,其他更多信息可以借此渠道向社会发布,包括“疫苗追溯”功能。
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疫苗管理法》明确,疫苗将实行全程电子追溯制度。近日,国家卫健委等三部委下发通知,再次要求各级基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促进疫苗生产、流通、使用全程可追溯管理。
实现疫苗全程可追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其中,既需要实行全国统一的疫苗电子监管码,让每一支疫苗都有统一的“身份证”,又要搭建疫苗追溯平台,为此,我国将建立包括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在内的四个平台。
做好了这些基础工作,具备了追溯疫苗的条件,具体追溯还需要另外建立规则,其中,公众要不要参与和如何参与,需在制定规则时加以明确。过去不少疫苗安全事故发生在接种环节,比如疫苗过期、以次充好、被掉包等,从上到下的监督难以抵达这些细枝末节,末端环节的疫苗安全隐患,最需要群众监督来加以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