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厦门市市场监管局重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施在线智慧监管,提高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能力,并通过以点带面,创新菜市场“智能”追溯模式。
结合厦门市商务部门提升改造一批农贸市场,构建良好的“菜篮子”消费环境,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在思明区松柏农贸市场、集美区宁宝农贸市场开展试点。
厦门市市场监管局追溯办工作人员黄琳介绍说,市面主流编码溯源秤,需要商户按键采集品种数据。由于许多商户业务繁忙等原因,常常顾及不上协助采集信息,导致品种数据准备率不足10%。经过研究测试,该局在试点农贸市场配备了智能追溯秤,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采集品种数据,并且自动抓拍每笔交易实时图片上传监测预警中心。这样,在不改变交易习惯的前提下,实现入市食用农产品的可追溯管理。

图片来源:网络
智能追溯,对经营者而言,不需要按键输编码,通过图片识别实现品种数据100%准确采集,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自动采集菜品名称、单价、重量等追溯数据,极大方便了商户使用;对消费者而言,每笔交易可打印溯源小票,手机扫描可查询溯源信息并保存交易菜品图片,可以有效提高公众食品安全获得感,实现“明白消费”和“放心消费”。
黄琳告诉记者,近日通过对两个试点市场的智能溯源秤上传自动备案的逾256万条交易数据分析,监管部门可以清晰统计到农贸市场每日交易数据和图片,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市场销量、价格波动、检验检测、热销品种等关键数据,为政府决策和风险监测提供依据,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
据了解,在整合原有的追溯系统,并延伸覆盖食品生产、餐饮和保健食品等环节后,厦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厦门市食品安全信息系统)于2017年9月份建成投入运行。目前,已有6.56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32.27万种食品纳入系统监管,备案交易台账逾1亿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