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酒市场的”串酒”(即假冒伪劣、跨区窜货、勾兑劣质酒)问题屡禁不止,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也严重影响正规酒企的品牌信誉和市场秩序。传统的防伪手段(如防伪标签、激光镭射等)已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造假手段。而”一物一码“技术的引入,有望从根本上提升酒类产品的防伪能力,构建可追溯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助力行业净化市场环境。

一、”串酒”问题的现状与挑战
1、什么是”串酒”?
假冒伪劣:不法分子仿冒知名品牌,以劣质酒冒充高端酒。
跨区窜货:经销商违规跨区域销售,扰乱价格体系。
勾兑劣酒:部分商家在正品酒中掺入低价酒,欺骗消费者。
2、传统防伪手段的局限性
防伪标签易仿制:造假者可通过高仿技术复制标签、瓶盖等。
监管难度大:跨区域窜货难以追踪,执法成本高。
消费者难辨真伪:普通消费者缺乏专业鉴别能力,容易受骗。
二、”一物一码”如何赋能酒业防伪?
“一物一码”技术为每瓶酒赋予唯一数字身份(二维码/RFID/NFC),结合区块链、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全流程可追溯,有效打击”串酒”乱象。
1、防伪溯源:让假酒无处遁形
唯一身份码:每瓶酒拥有独立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即可验证真伪。
区块链存证:生产、流通、销售数据上链,不可篡改,杜绝造假。
动态加密技术:防伪码采用动态加密,仿制难度极高。
2、窜货管控:精准锁定违规经销商
地理围栏技术:记录产品流通路径,一旦发现跨区域销售,系统自动预警。
大数据分析:结合销售数据,识别异常流通行为,精准打击窜货。
3、消费者互动:增强品牌信任
扫码验真:消费者通过官方小程序或APP扫码,获取产品信息、生产批次等。
积分奖励:扫码可兑换积分、参与抽奖,提高消费者验真积极性。
投诉举报:发现假酒可直接通过扫码通道举报,企业可快速响应。
4、供应链透明化:优化企业管理
生产溯源:记录原料、酿造、灌装、质检全流程,确保品质可控。
库存管理:实时监控库存,防止”调包”或”偷梁换柱”。
渠道管理:掌握各级经销商动态,防止囤货、低价倾销等扰乱市场行为。
三、成功案例:酒企如何落地”一物一码”?
案例1:茅台”防伪溯源系统”
采用”RFID+二维码”双防伪技术,消费者可通过”茅台防伪溯源APP”验证真伪。
数据上链,确保生产、流通信息不可篡改,有效遏制假酒流通。
案例2:五粮液”一瓶一码”
每瓶五粮液均有唯一二维码,扫码可查看生产日期、批次、经销商信息。
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窜货行为,维护市场价格体系。
案例3:洋河”智慧包装”
采用NFC芯片+二维码,消费者手机贴近瓶盖即可验真。
通过消费者扫码数据,优化营销策略,提高复购率。
“串酒”问题长期困扰酒类行业,而”一物一码”技术为防伪、溯源、渠道管理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随着区块链、AI、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未来酒类产品的防伪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消费者购买正品酒的信心也将增强。对于酒企而言,尽早布局”一物一码”体系,不仅是打击”串酒”的有效手段,更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步。